剧团简介

泉州提线木偶戏主要传承者——泉州市木偶剧团创建于1952年。建团以来,相继创作排演了大批剧节目,足迹几乎遍及中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海峡两岸,以及世界五大洲近50个国家和地区。所创作演出的神话剧《水漫金山》、儿童剧《庆丰收》,赴罗马尼亚“第二届国际木偶联欢节”获集体二等奖(一等奖缺)和银质奖章;神话剧《火焰山》、童话剧《千桃岩》晋京参加“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分别荣获演出一等奖、创作演出三等奖;童话剧《谗猫》晋京参加“全国木偶皮影观摩会演”,荣获文化部奖励;神话剧《太极图》参加“福建省第十七届戏剧展演”荣获“木偶剧革新奖”,并应调赴京参加“第一届中国艺术节”;神话剧《劈山救母》,小戏《驯猴》、《钟馗醉酒》、《狮子舞》晋京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汇演”,获优秀剧目奖、优秀表演奖等多项奖励。国际著名木偶大师黄奕缺荣获文化部“特别荣誉奖”及福建省“百花文艺一等奖”;童话剧《小黑•小金落难记》荣获“福建省第二十一届戏剧会演”演出奖等多项奖励;现代戏《赴宴斗鸠山》、歌舞剧《元宵乐》、童话剧《千桃岩》赴“克罗地亚第32届国际木偶比赛”,荣获最高奖——集体特别奖。并获斯洛文尼亚“马里博尔艺术节奖”。2002年创作演出《古艺新姿活傀儡》,荣获“第十届文华新剧目奖”及木偶表演、木偶制作两个单项奖。2003年创作演出大型古典讽刺喜剧《钦差大臣》荣获“金狮奖第二届全国木偶皮影比赛”剧目金奖、编剧奖、导演奖、造型设计奖及3个表演奖。2004年《钦差大臣》入选“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并荣获“第十一届文华新剧目奖”及“文华集体表演奖”、“文华剧作奖”、“文华导演奖”。此后,《钦差大臣》入选“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提名剧目”、“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提名剧目”。2009年10月,神话剧《火焰山》荣获文化部首届“国家优秀保留剧目大奖”。2012年6月,大型木偶剧《钦差大臣》获国际木联大会暨国际木偶节“最佳剧目奖”。2012年12月,大型木偶剧《赵氏孤儿》获第五届福建艺术节暨福建省第25届戏剧会演,“剧目一等奖”等多项大奖。除此之外,该团还多次进京参加全国会演、调演、献演活动及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春节联欢晚会”等重大艺术活动。同时,150余次出访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多次在国际艺术节及比赛中获得殊荣。2005年应邀在联合国总部举办“2005联合国中国春节文艺晚会”。2007年奉调赴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参加“联合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2008年8月8日,泉州市木偶剧团在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上,向全球40多亿电视观众展示了中国提线木偶戏的独特风采。2009年10月应邀赴世界著名艺术殿堂美国卡内基音乐厅为“古今回响中国艺术节” 作开幕式场演出。2009年11月赴比利时国家剧院参加“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演出。2009年11月荣获中国人民对外友协“人民友谊贡献奖”。2011年7月、2012年2月,相继奉调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两岸万名青年大交流活动”和中共中央“2012年元宵晚会”受到胡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嘉勉.
泉州提线木偶戏是我国不间断传承史最长,文化积淀、艺术积累最为丰厚的傀儡戏种。也是我国悬丝傀儡艺术的珍稀范本和不争代表。2002年经中国艺术研究院推荐,泉州提线木偶戏同昆曲等10个项目,被联合国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2005年泉州市木偶剧团,被联合国南南合作网示范基地授予“联合国南南合作网木偶艺术项目示范基地”。2005年10月泉州市木偶剧团被国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6年泉州提线木偶戏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6月获文化部“文化遗产日”奖。2008<泉州提线木偶戏是我国不间断传承史最长,文化积淀、艺术积累最为丰厚的傀儡戏种。也是我国悬丝傀儡艺术的珍稀范本和不争代表。2002年经中国艺术研究院推荐,泉州提线木偶戏同昆曲等10个项目,被联合国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2005年泉州市木偶剧团,被联合国南南合作网示范基地授予“联合国南南合作网木偶艺术项目示范基地”。2005年10月泉州市木偶剧团被国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6年泉州提线木偶戏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6月获文化部“文化遗产日”奖。2008年11月被福建省文化厅授予“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示范点”及“第三批福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2009年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会(UNIMA)中国中心、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授予“艺术交流实验基地”。2011年6月,剧团被福建省文化厅授予“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12年10月,剧团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优秀实践名册”,突破我国在此项目零的突破.
人员介绍
-
林建裕林建裕,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副主任, 二级演奏员。国际木偶皮影联合会会员,中国木偶皮影学会理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提线木偶戏市级传承人。参与演出的剧目曾多次获国家、省级以上奖项,曾获第二届“金狮奖”全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大赛“银奖”,出访过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立陶宛、爱沙尼亚、土耳其、西班牙、葡萄牙、瑞士、俄罗斯、荷兰、比利时、摩洛哥、新加坡、泰国。韩国、卢森堡等二十多个国
-
林聪鹏林聪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泉州市文化名家。从艺40多年,作品无数。其参与主创并主要雕刻的剧目有《火焰山》《古艺新姿活傀儡》《钦差大臣》《赵氏孤儿》等,屡获国内外各级奖项。特别是作品《四将开台》,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出中,向全球40亿电视观众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其作品还先后被香港博物馆、成都木偶皮影博物馆、国家奥运博物馆等国家级馆院收藏。曾应邀到中央戏剧
-
许子铭许子铭,国家二级演奏员,国际木偶联合会会员,中国木偶皮影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福建戏剧家协会会员,泉州市戏剧家协会会员。 从事笛子、长笛、三弦演奏40年,参与恢复抢救《目连救母》《三藏取经》《李世民游地府》《打金枝》等传统剧目,以及新创剧目《水漫金山》《千桃岩》《庆丰收》《馋猫》《太极图》《张羽煮海》《劈山救母》《三打白骨精》《火焰山》《钦差大臣》《赵氏孤儿》《卢俊义》等,曾获第六届中国木
-
夏荣峰夏荣峰 ,中共党员,现为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国家一级演员。国际木偶联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戏剧家协会理事、福建省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泉州市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泉州市文化名家,泉州市高层次人才。多次获文化部、省、市的奖项与荣誉。文化部第二届全国木偶皮影比赛“金狮奖"金奖获得者。文化部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四届文华新剧目奖,十一届的文华集体表演奖。福
-
沈苏革沈苏革,国家一级演员,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国际木偶联会会员,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会员,福建省戏剧家协会会员。 从艺40余年,师承陈天恩、杨度、洪清廉、魏启瑞、吴孙滚、陈荣耀、木偶大师黄奕缺等一大批老艺师,主工生行及杂碎行当,擅长提线木偶、杖头木偶表演及制作。参演剧目有木偶剧《钦差大臣》《赵氏孤儿》《卢俊义》等,曾获金狮奖第二届全国木偶皮影比赛个人表演金奖,福建省第25届
-
陈应鸿陈应鸿,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木偶皮影学会理事。 师从杨度、吴孙滚、黄奕缺等名师,主要表演生,丑两个行当。曾获第五届福建省水仙花戏剧比赛金奖,全国木偶皮影金狮奖金奖,连续三次获全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大赛指导老师奖,并多年担任提线木偶戏教学,随团出访演出过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作品有:《相公爷踏棚》《楚汉争锋》《水漫金山寺》《目连救母》《钦差大
-
黄文君黄文君,国家二级演员,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主要作品有:《青春梦》《楚汉争锋》《水漫金山寺》《目连救母》《钦差大臣》《火焰山》《卢俊义》《赵氏孤儿》等,获得过全国及省,市的奖项,出访演出过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
林晓军林晓军,国家一级演员,泉州市提线木偶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际木偶联会会员,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会员,福建省戏曲家协会会员,泉州市高级人才。 曾荣获福建省第三届中青年演员比赛金奖,福建省第五届水仙花戏曲唱腔大奖赛金奖,福建省第七届水仙花小品小戏小剧场大奖赛“表演大奖”全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大赛“最佳表演奖”。曾随团出访美国、德国、法国、新加坡、韩国等欧美亚洲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参加过央视春晚
-
庄丽娥庄丽娥,国家二级演奏员。中国木偶皮影学会会员,福建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泉州高层次人才。 参加多部大型木偶剧演奏,多次随团参加国内外重大文化交流演出。以操纵5.2米长提线木偶书写书法打破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吉尼斯?校对准确)个人担纲创作演出的节目有:《偶韵诗情》在第七届中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传承展演中获得“联合国教科组织国际木偶联会中国中心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会亚洲太平洋委员会”颁发的“最佳技艺
-
黄达生黄达生,毕业于福建省艺术学校泉州木偶班,现任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二级演奏员,中国木偶皮影学会会员、福建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泉州市戏剧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打击乐演奏工作,风格独特,自成体系。 从艺生涯已有三十余年,先后随团前往海外表演三十余次,走访二十多个国家,排演优秀传统剧目及剧团原创剧目二十多部,其中《火焰山》《古艺新姿活傀儡》《钦差大臣》《赵氏孤儿》《卢俊义》等大型剧目多次荣获“文华大奖
-
庄文铁庄文铁,国家二级演员,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从杨度、陈天恩、吴孙滚、魏启瑞、黄奕缺、洪清帘等艺师,主工生行,擅长武生,能反串大旦、花旦、武旦、小旦、彩旦、老旦,娃娃生、杂行等,较全面地掌握各行当的表演,行当路子宽,能一专多能,灵活地运用科班学习的基本功,线功,唱功,白路,塑造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 主要作品有传统剧目《打金枝》《白蛇传》《织锦回文》《目连救母》《哭人彘》《入吴进赘》《三打
-
吴伟宏吴伟宏,国家二级演员、舞美设计师。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兼泉州提线木偶戏表演与头盔帽制作技艺于一身。其制作的木偶头盔帽作品,活跃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出、联合国总部“中国春节联欢晚会”等世界级展演平台上。作品先后被日本早稻田大学、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永久收藏。 参加工作44年来获奖无数,曾获金狮奖首届全国木偶皮影大赛“优秀表演奖”;“第十一届文华新剧目奖”、“文华集体表演奖”;“国家舞台精品剧目”;金狮
版权所有 © 泉州市木偶剧团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5029269号-1